中试三批合格了,高沸集中后单独减压蒸馏也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焦化与突然发泡体积增大的现象。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生产可以上蒸馏装置了吧?”讨论会的未期,王近之试探着提出这个建议,得到了朱朝火等产线人员的赞同。
“必须得请示一下苏老师后再定,这个产品一开始就是苏老师推荐给我们厂的。”邱厂长态度十分坚决。
原来是这样,这个倒确实有必要,对企业有恩,企业必须要对他表示必要的尊重。苏老师刚好在隔壁县里给另一个厂作新产品鉴定,第二天,来到了轻旋化工厂。
“我相信你们的小试与中试结果,可是,大生产采取减压蒸馏,我个人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现在,只有一些有限的数据,不能代表着生产安全。”苏老师突然抬出了一个新名词,大家听得一呆,海因里希法则是什么玩意儿,我们的产品选择结晶离必工艺还是蒸馏工艺与这个法规有关吗?
刚好在梅州的化工厂里管理过车间,王近之有点发火了,这完全是对海因里希法则的曲解嘛。听到这里,王近之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抗声发言:“海因里希的法规指的是安全管理,不是源头设计,我们通过了上百次的小试与多次中试已经从源头设计上证明这个产品减压蒸馏的稳定的。”
“三百次未遂先兆才有一次事故,你做过三百次小试了吗,并且这个法则还有偶尔性,三百次指的是平均值,也许你的实验水平比较高一千次也碰不到,换个人几十次就碰到了事故,安全无小事。”苏老师满脸通红的站起来,放响声音,情绪激动。
“以你苏老师的意见,我无论做多少次小试与中试都不能证明产品蒸馏的安全性,只有苏老师你说安全就安全,别忘记了,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不是建立在个人偏见基础上的科学。”王近之的脾气也上来了,哪有这么固执的,面对我做了这么久的数据,就一句话全盘否定。“按苏老师这么个说法,你在小试中做过几千次的离心了?你怎么个证明离心的安全性高于减压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