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过去,医学院盎镞科送走了第一波医士迎来了第二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迎来第二波前来进修的医士后,授课医士明显有些供应不上。
因第一波医士家眷都不在京师,陈恪一一征求意见后,无一人愿意留下。
你认为是好的,对别人来讲不适合也不成。
没办法,陈恪只能请老朱下旨把太医院盎镞科的医士全部调往医学院。
太医院,医学院的不过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老朱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盎镞科的那些医士之前不愿去医学院是担心将来会被派往边军卫所,现在一听说去医学院只让他们授课,倒也没有太大的抗拒。
最重要是医学院比太医院更受重视,待在医学院前程明显要比太医院更远大些。
其实,早在太医院各科三个医士被打发到边军卫所之后,他们对陈恪便颇为感激了。
众人都觉着,太医院每科出三人之事,是因盎镞科出了三人,陈恪才与老朱建议让每科出三人的。
有失必有得。
有人恨他,自然也就有人感激他。
存着感激,这些人做事自然也就更为认真了。
能进入太医院的,不管怎么说自身能力肯定是有的。
若再多加一份儿努力的话,那还愁什么事情干不成。
在边军卫所第二波医士才刚入门,有人就已经可以洋洋洒洒的把陈恪安排的那些内容讲上一遍了。
虽说这很大程度上是纸上功夫,但作为一个授课医士,有这能耐不也正合适?
能讲上几句的,陈恪直接直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展示。
边军卫所的那些医士在学了理论之后需要实践操作来磨炼,这些只懂嘴上功夫的医士同样也需要多加磨炼也才能把课授好。
几日学习加磨炼,盎镞科新过来的这些人倒是也都达到了令陈恪满意的程度了。
陈恪他要求也不高,只要不出现错误,把问题说明白了就成。
.....
又是半个月过去,从太医院盎镞科调过来的这些医士对战伤治疗的授课内容更为精进。
陈恪无需多管,几人也能做好分内之事了。
有了这些人的补充,医学院盎镞科已步入了正轨。
所有人也都不用像之前那么忙了,按时当值按时回家。
为了方便那些边军卫所前来进修的医士随时请教,陈恪安排每日留下一个医士值守。
王康儿子王俊才自腿上的矫正手术做完后,一直留在医学院养病。
为了方面照顾王俊才,王妻也一并住了进来。
妻儿都在,王康回家也没意思。
因而虽说安排的是轮流值守,但每日值守都由王康一人负责了。
王康与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顺便值守一下,也省得其他人留下了,两全其美的事情。
其实,边军卫所的那些医士也都不差,该教的内容教过之后,剩下的人家自个儿也都能融会贯通了。
白日都没什么需要清酒的,更别说晚上了。
***
这日,陈恪下值回家,远远便瞧见陈母正陪着一陌生汉子坐着喝茶。
这汉子肤色黝黑,皮肤粗糙,身着短衣短裤,一副苦力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