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些较为简单基础的技术,陈长安终于算是弄懂了,但是更多的那些高端复杂的技术不但没弄懂,反而更加弄不明白了。
因为医疗器械是多学科综合的应用,并不是说学会一门、两门学科,陈长安就能独立研发医疗设备了,这不太现实。
他脑海里高端医疗设备的资料非常复杂,打个比方,比如呼吸机吧。
想要研发一台有创呼吸机,就要涉及到机械,材料、电子、还有一些生物学和涉及人体构造的知识!
陈长安除了看的懂一些生物学方面和涉及到人体医疗方面的东西,剩下的那些无论是机械还是材料,还是设计思路,或者零配件的具体制造,他完全都一窍不通。
而且还有一些涉及到软件系统开发的东西,他更是两眼一抹黑,那些代码根本看不懂!
而这些东西都只能一点一点的学!
陈长安也不指望自己能成为全科天才,各种学科的知识都能学会,学精,这不太现实。
他只是想大致的都了解一下,都学一些皮毛,不要求能学到精通的水平,只需要学到能看得懂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和各种理论是什么意思的地步就行!
这样以后他再拿出脑海里的高端技术的时候就不用像这次准备做的呼吸机一样,一股脑的全盘托出,直接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拿给白秉纯。
这么做是有风险的,万一白秉纯就故意把技术倒手卖给别的公司了呢?
虽然说几率不高,毕竟白秉纯也没验证过陈长安提供的技术能不能成功,而且他也不知道陈长安背后另外的那个“研究团队”的情况,这些技术有多少人知道。
白秉纯在没了解到详细情况之下,应该是不会轻易干出这种事来。
但是现在不会,不代表永远不会。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陈长安自己学会看懂脑海里的高端技术,这样他就能区分出来每种技术的关键要点在哪,然后继续扩大公司自己的科研团队。
在研发新款成品的时候,他就可以选择性的将产品中的核心高端技术给剥离出来,交给公司自己的团队来攻克!
这样一款成品让两个不同的科研团队分别研发一部分技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一个团队掌握所有技术带来的风险。
从最开始制作胶原蛋白缝合线的时候,陈长安就是这么做的!甚至他还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制作组,就是为了降低技术泄密的风险。
而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效果还挺不错的,不敢说完全避免技术泄密,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哪怕其中有一方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泄露出去了,对家拿到了也并不能直接就用上,还得补足其他缺失的技术,才能做出完整的成品!
不过现在陈长安想这么做还差点意思,他目前只能做到看懂胶原蛋白缝合线这种较为低端的产品,到呼吸机这种中端产品就已经看不懂技术资料了,更别提高端产品了。
所以他现在首要任务就是混进白秉纯的研究所去学习!
而且他如果在呼吸机的研发期间一直赖在白秉纯的研究所,还能降低一些技术泄密的风险!
毕竟老板都天天在研究所待着,白秉纯就算想干这种不当人的事情,也要考虑一下被当场抓包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