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上的敌军听到炮响声,顿时一片慌乱。
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火器,以冷兵器和血肉之躯抵抗火器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事实上,到崇祯时期明朝的军事力量还是十分强大的。
要知道明军引以为傲的火器部队,曾一度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把十几万的窝(wo)军送到大海里喂鱼。
可是,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明朝就是打不过只有十几万人兵马的后金呢?
这是因为明朝末年党争不断、正治腐败、君队腐败,加剧了体制的腐败。
明军内部拥有大量的火器不假,但在各种腐败的情况下,这些火器的质量变的非常差。
明军火器质量差在戚继光时期就存在了,在他自己的《练兵实纪》有记录到明军的火器弹药和枪的口径不匹配,即使弹丸放得进去,点火装置又不好用,效率极低。
在戚继光时期的明军的火器就存在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到崇祯时期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崇祯有足够的手段和力量,能够整治一下腐败的问题,也许还不会到了亡国的地步。
明军的科技水平低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嘉靖年间,广东、四川、辽东等地区都有兵工厂,生产规模化,新式武器也不断开发,现代战争的水雷、机关枪等武器在明朝都有雏形。
到了明朝末期,明军生产体制部门多,相互制约,比如火力强大的鲁密铳、鹰扬铳炮,各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从中获取一些利益,各部门彼此争吵,相互打击、压制,绞尽脑汁的贪污腐败。
工匠们因为没有拿到足够的饷银,得过且过,质量怎么可能好。
明军“缺钱”,明朝末年的税收陷入了一种怪圈,就是朝廷拼命的加税,但朝廷却看不到钱,甚至欠税,一些省份竟然三年未缴税。
钱都进了那些地主富商的口袋,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上,而明朝的士绅优待政策,这些人不交税或少交税,导致了明朝中央财政的危机,也加剧内部混乱状况。
缺钱是导致明军缺编、缺训、装备差的主因。
反观后金这边,努尔哈赤一开始的确靠弓箭、大刀吃过明军火器的亏,但努尔哈赤是个厉害的角色,造反之初就开始研究明军的火器,并雇佣汉人工匠提供技术,用大量皮毛、人参换取火药、铁器这些资源。
再看王则之这边。
他有钱,有粮,虽然这些钱粮不是抢就是骗来的,但是他确实有。
然后,他舍得给工匠们发饷,发赏。
工匠们劳有所得,自然愿意认认真真做事,做出来的武器那自然也是没得说的。
关于贪腐的问题,首先从克扣军饷说起,王则之麾下军士们的粮饷都是由票号发放的,根本不经过各级将领的手。
票号里又有完善的财务体系,也没人能在票号里面进行贪污腐败。
其次,说一下吃空饷的问题,王则之麾下的兵马,不仅有户籍,还有铭牌,军功记录,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根本做不了假。
再才说了,王则之麾下的兵马并不在各个将领的手里,这些兵马的实际管理权全在王则之的手里。
如果没有王则之的任命,从排级开始,这些将领们都成了养老的存在了。
他们就是想吃空饷,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这所有的一切条件加在一起,也就使得王则之麾下的队伍拥有着完整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