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玖的记忆像开了闸的水一般涌出,许许多多的想法随之出现……但值得一说的是,这开闸后流出的并不能算是洪水,最多也就是一溪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今年是建炎七年,换言之,赵玖到今年为止,总共活了二十七年。而二十七年间,后七年的经历给他的感觉反而才像是占了他人生更大部分的样子。
至于前二十年……且不说彼时相对而言的无忧无虑,他上高中前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能力啊?便是随后,有效获取知识的时间也不多,更遑论成熟的认知与实践了。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被打脸打到生疼的缘故。
且说,赵玖落井后,受一些低端游戏和高端网文的影响,不是没有尝试过一些所谓开金手指的想法,但想法往往会被现实的无情与苛刻的条件给弄得灰头土脸,最后将这些东西止步于想法阶段:
首先是战乱的影响,整天一睁眼一闭眼都是生死存亡的事情,直到尧山之前哪有真正的心思搞这些?
然后是个人的知识根本不成体系,零敲碎打根本无法对成系统的工业形成突破性促进作用。
最后是大宋作为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国家,城市化也比较深入了,本身已经在生产力之外的地方,在这个中世纪全盛时期,做到了某种极致。
很多东西,赵玖说了,结果发现人家早就有更好的成例,反而只是因为没钱或者战乱,不得已缩小了规模或者暂停了下来……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医疗体系。
某种意义上也包括这一次的财政问题。
时间回到数日前,本月初的时候,户部尚书林景默在递交了那份厚重条陈之后,其实很快就有了一个紧随其后的札子。札子里,林景默早已经将发行特定北伐国债、适当反贪,甚至包括直接劫富济贫的訾税(存量财产税,家中财产超过一定数额的要交税),一股脑的给摆在了赵官家身前。
而以林景默的身份,既然发了这个札子,就说明他背后的所谓张德远一派的木党已经达成了内部共识,准备为赵官家冲锋陷阵。
但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相对于这些被自己一手带出来、影响起来,敢做敢为的心腹臣子们,赵官家本人反而畏缩了。
畏缩当然也是有理由的:
大规模发行北伐国债需要的是举国上下对北伐充满信心,而一旦上下的信心没有朝廷想的那么足,发的又太多的话,就会出现国债滞销,导致官吏士民通过国债的情况反过来对北伐失去信心。
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按照赵玖的经验,一旦事情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发生官府欺上瞒下,强行摊派的场景。那届时不光是民心沮丧的问题,就连一直年末发行且稳步增长,然后对财政有巨大调节意义的常规国债市场也会被波及。
甚至会导致更大的政治波动也说不定。
至于反贪。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有些牵强,因为这时候,全国财政的大头都在军费开支上,而御营大军呢,此时依然是大将分领大兵团的军事制度,这种情况下,从那些帅臣往下,层层军官几乎是公开的在侵占军费。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赵官家不在军队里彻底肃贪,那凭什么去肃其他地方?
至于在军队里肃贪,也不是不行,但那样的话,就要做好军队平衡被打破,部分能征善战将领被处置,甚至部分人串联抵抗,逼得朝廷不得不进行大清洗的恶性套路……而这,又很可能会导致之前的文贵武贱的情况大规模反弹,导致赵官家对军队方面彻底失信,致使军队战斗力崩溃。
总之,从长期看,肃贪当然有利于军队的战斗力维持,但短期内,结果就是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
可是赵玖追求的不就是短期内维系战斗力,以确保随时能够北伐吗?
而这,也正是赵玖只能对眼皮子底下的御营中军部分军队进行适当清洗,大部分时候却不得不一次次耳提面命,透过对十来个帅臣、几十个统制官施加影响,以控制军队内部腐化问题的缘故了。
当然了,说句实诚话,赵官家和朝廷也真不是什么白莲花。
鄢陵大捷后,朝廷立即平衡了各部军队实力,然后在当年的大恩科后趁机派遣了大量的随军进士。尧山大捷后,吕颐浩立即上书要求整顿之前‘使官’混乱的局面,然后赵官家顺势就把从韩世忠到岳飞到李彦仙所有人的经略使、制置使、镇抚使啥的全都撸了。
这本身就是一次超过一切的肃贪行径。
至于说劫富济贫这个加税,就更不用说了,家里真有两头牛这种事会招致什么样的反扑和阻力,毋庸多言。
而且,这种针对富裕阶层的特定行为,配合着封建时代官府执政方式的粗暴,很可能会变成无节制,乃至于扩大化,甚至错位化的恶政。
你说你家财产不到这个征税的限度,我就觉得到了!不信你让我们去搜搜?
这跟王老爷是县里张押司亲家没关系!王老爷就是穷,你就是富!你家那个陶罐就是比隔壁王老爷家的瓷器更值钱!
哎呀,手滑了,不过不要紧,你家这扇门只值三文钱,我赔你!
你家那头牛我们去牵的时候就是头病的要死的牛,哪里能当活牛来算?
你说了算,我说了算?赵官家要北伐你不晓得吗?你是不是金人奸细?
历史一次次证明,在审计手段全靠人工的状态下,这种看起来只针对富裕阶层的薅羊毛行为,往往会沦为对中产之家的残酷迫害。
反倒是真正的权贵与富豪会躲开这些。
赵玖哪里敢轻易答应呢?
但是,所以说但是,赵玖的迟疑和犹豫,并不代表他就真的否决了这些建议,他其实是做好了在不得已情况下,采取这些强力措施得准备的。
他也相信,在这种战乱状态下,在朝堂经历过白马-绍兴之变的清洗下,在强大御营军队的镇压下,真正的富裕阶层也好,中产之家也罢,都会忍耐下来。
甚至,这位官家都有了必要时针对一些东京-南阳-扬州权贵富豪搞株连大案,针对性抢劫的阴暗心思。
然而问题在于,那些,全都是不得已下才会选择的最终方案。
赵玖身为执政者,是希望守住一些底线的,是希望用更细致、更巧妙、更圆滑的手段,来聚财北伐……这就是最新一期邸报出现那些内容的缘故了。
不过回到眼前,这一次,随着徐兢的一句话,赵官家真的是有了开无害金手指的感觉了。
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刚刚顺势想起的这些东西,普遍性是来自于工业革命前,中世纪结束后那个时间段内的一些制度创新……这些东西,不需要工业革命后的强大生产力做基础,但却又绝对超出中世纪范畴,而且多是制度上的创新。
所以,这些想法,恰好是能够对处于中世纪盛期大宋产生拔苗助长作用的好东西。
只不过,以赵玖普普通通工科狗的身份,对类似事务就算是知道一些,也肯定不多。
皇家资质商品化;
海标旗;
印押税;
北伐彩票;
海贸公司制;
北伐国债;
超额田产税;
皇产公开拍卖。
依然是四月初夏,上午时分,有些闷热的后宫石亭内,因为赵官家催促吃了好几个桑葚以至于嘴角染了色的首相赵鼎将手中纸条放下,然后神色复杂的坐在原处,久久不言。
非止是他,旁边的枢相张浚、都省副相刘汲、枢密院副使陈规、御史中丞李光、户部尚书林景默、工部尚书胡寅,情状基本类似。
这倒不是说赵相公这些人不懂这些字说什么——这是国家大事,对面的赵官家又不是来装逼的,后者已经将自己绞尽脑汁做出的详细解释一一写清楚了。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对面这些人才会觉得匪夷所思。
“怎么说?”
可能是怕自己整出来的这些又会因为一些很幼稚的原因被否决,所以赵玖难得没有了往日的那份从容,而是出言忍不住催促了一下。
“官家莫非是天授之才吗?”坐在石凳上的张德远第一个展颜回应。“如印押税这种巧思,着实让人惊叹,还有彩票……”
赵玖难得展现出了一丝得意之色,但旋即习惯性肃容。
印押税其实就是印花税,只是大宋除了盖印外素来有画押的传统,所以改成了这个更加符合时代的名字。
而印花税的具体意义其实很简单……民间买卖,到达需要订立合同的程度后,无论是买卖房子、田产还是大宗货物,又或者是私人借贷,都可以找朝廷来盖个章、画个押,但是要交税。
最少一贯,多了按照货物价值份额,千分之一来收,双方一起交钱。
这个税的妙处在于,它不是强制性的税收,而是自愿的税收,而且巧妙的避开了底层赤贫百姓。
毕竟,真正有资格去定这些合同的,都不会是最底层的百姓。而偏偏这些老百姓,尤其是购买一方的老百姓为了确保自己财产的合法化,往往会主动要求卖方和自己一起来让官府盖这个印,画这个押,以确保交易的合法化,也避免将来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试想一下,你在东京花一百五十贯买了一套准备安家的宅院,准备传给儿子孙子的,一百五十贯都花了,还不舍得那半贯钱……按照市价是三百七十文……去要一份有官府大印的合同,来进一步确保你对这个大宅子的所有权吗?
便是再饶上一小份贿赂又如何?
有官府大印和没官府大印,三方合同和两方合同,给人的安全感是不一样的。
以这年头老百姓对官府权威的迷信,他们应该很乐意,上赶着来交这个税。
确实是个巧思,而且绝对可行!
另一边,就在张德远盛赞印押税的时候,户部尚书林景默也在内心给印押税下了一个定论。
不过,林尚书与其他人不同,他是公认的内秀,不仅是对印押税下了定论,却还早早的察觉到了赵官家今日给的这张纸的本质,并适时对在场许多人的心境有了猜度。
且说,赵官家花里胡哨的搞了很多东西,但本质上无外乎是三大类。
首先,不仅是印押税,北伐国债、海标旗、皇家资质商品化一样,本质上都是在拿信誉换钱,只不过前两者是整个朝廷的信誉,最后者是皇室自己的名头,而海标旗稍微复杂一点,大概是朝廷和皇家共同的信誉却还不止。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印押税设计的极为巧妙,而皇家资质商品化与海标旗也算是一种有成例的巧妙引申,阻力应该非常小。
至于北伐国债,乃是题中应有之意,户部一开始就把这事放上日程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再有了这么多信誉商品的情况下,单纯国债的份额完全可以进一步消减,以确保它处于一个安全份额内。
其次,乃是海贸公司这个东西。
这玩意明显是张俊张伯英那厮搞出来的大船队的制度化、稳定化结果……海贸纲嘛,早就惊动整个东京城了,看来就是为这个作呼应。
按照赵官家的解释,不仅仅是海商,还有货主,也不光是张伯英,甚至皇家、代表了朝廷的都省,以及部分高官权贵都能拿各自的名头进去,成为东家。
然后大家商量着来,一起减少公司的阻力,一起分钱。
这么做,肯定算是有一定开创性的,好处大大的……因为它能减少风险,避免内部流程产生的内耗,以往的时候,货主也好、海商也罢,都要独立承担各方面的风险,所以他们应该很乐意这么干的。
不说别的,当日张伯英出面后为什么这么多海商与货主群起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了嘛。
但是,这玩意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与民争利,还是强行将原本属于民间正常商品贸易的利益抢夺到朝廷、皇家、权贵的手里。
唯独,利出一孔的思想,也本就是朝廷财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再加上北伐大局,倒也让人无话可说。
接下来,彩票就更不必多说了。
朝廷不许老百姓私下扑买进行赌博,却借着北伐大义,搞这么一个东西……怎么说呢?也算是利出一孔了。
还有超额田产税,应该就是来自于当日自己的提案,也就是针对富人征訾税的改良变种……毕竟,这年头到底是还是以农为天的,相对于无缘无故说谁是富户,强迫人缴税,针对田产超出一定数量的大户征收额外田产税,当然是最可行的一种法子。
因为田产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很难遮掩。
当然了,即便如此,也不免不了滑吏和权贵在什么上田、下田上做手脚。
只能说,这已经是随着邸报登出征求聚财意见后,目前满天飞的强行加税方案中态度最缓和的一个了。
最后是皇家私产拍卖……这更像是赵官家能做出来的事情。
总之,林林总总,赵官家真的是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么一来,让臣子们情何以堪啊?
“官家,”
李光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认真出声。“臣看印押税、北伐国债、海标旗、皇家资质拍卖……都算是极为巧思的设计,臣也佩服万分,可是海贸公司到底是与民争利,彩票终究是赌博,有伤道德风尚,还有拍卖皇室私产,不免有伤皇家体统,按照田产征收额外田税,多少还会有滑吏上下其手……臣以为,既然有了前四个,后面几个不妨稍缓,看看前面成效如何,再做打算。”
官家要是答应就怪了!
面对着出声打断自己思路的李宪台,林尚书面色不变,心中冷笑。
“朕要是答应李卿就怪了!”赵玖摇头以对。“国家北伐,乃是要全力为之的事情,怎么可能再做打算呢?李卿,真不要再说什么与民争利和什么体统了……两河千万士民面前,与民争利之论过于可笑;靖康之耻面前,皇家与朝廷体统也都分文不值!况且,公司制和彩票这个事情也是有进步性的,不光是与民争利与失了体统这么简单。至于超五百亩者额外征收田税,李卿莫忘了,朕弄出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不想强行加收訾税(存量财产税)的意思,更有抑制兼并之意……卿有心在这上面,不如替朕想个法子,防止这些大地主将新加田赋转移到佃户身上。”
李光微微一叹,不再多言。
而林景默虽然没说话,却也在心中微微一叹。
话说,其实不光是李光这种职业反对派提出问题的姿态,在场之中很多人的心态这位林尚书都有猜度……张浚张枢相应该是有些懊丧和不安,因为他素来自诩是官家心腹,这一次也的确是他主持的北伐准备大略,并且大大出了风头,结果到了最重要的建财工作时,却冒出了许多这么优秀却又跟他无关的方案。
此时,这位先是奉承了两句,然后就沉默好一阵子的张相公一定在想,到底是谁在为官家出了这么多好主意?
真是邸报召来的?邸报真的这么有用吗?
一个问题撒下去,这么快就有这么多有用的法子出来?而且个个都比自己一党设计的精妙?
至于赵鼎赵相公的心态,应该是介于李光与张浚之间的。
一方面是觉得有些法子还是有问题的,所以有一定抵触心态,但另一方面,作为首相,那也是赵官家给的天大的知遇之恩,八辈子结草衔环都还不了的那种……所以从张浚当面言五事以后,赵相公不免有些堂堂都省首相只能沦为执行人,对不起赵官家优待,继而有些不安之心。
而且,他也肯定不知道是谁在给朕赵官家出主意的,也在疑神疑鬼。
甚至,林尚书自己也看透了自己的心态,他作为户部尚书,作为张浚一党的核心成员,作为建财工作的执行人,本来是有破釜沉舟为官家豁出去那种心态,却不料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不仅抢了自己工作,而且连法子都比自己好、自己多,当然也有些不安,也有些心情复杂。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林尚书到底是个内秀的人物,当其他人陷入到种种复杂情绪之时,他却已经率先脱出,并且锁定了最大的嫌疑人。
那就是,坐在他身侧一声不吭的工部尚书胡寅胡明仲!
想当年,胡明仲外放之前就已经是试御史中丞了,出去后更是关西五路转运使,结果一回来却与自己等人并列,甚至更差一筹——工部乃是最清闲的一部,工部尚书除了一个位阶外,相对其他尚书而言,实权太少了。
当时,朝堂内部就有胡明仲反对官家出兵西夏,以至于被官家厌弃的传闻。
但林景默却对此嗤之以鼻……刘子羽还反对打尧山呢,赵官家不还是让他步步高升?况且,谁也没有胡寅是如何反对官家出兵西夏的详情的,反而是大军扫荡西北时,人家胡明仲兢兢业业,确保了战役前期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漂漂亮亮。
这么一个人。
论资历是当日太学三名臣之一,是官家第一批拢在手里的臣子,比自己资历都深。
论立场,在胡铨掌握邸报前,素来是抗金立场最激进的那一位。
论操守,比不上赵相公,难道还比不上张相公这一党,难道比不上自己?
执行力和魄力,当年人家挨了一顿鞭子,却也夺了曲端兵权算什么?强行把吴玠爱将杨政拎到京城砍了又算什么?而且莫忘了,当今天下第一帅臣、延安郡王韩世忠可是对胡明仲最为服气的,第二帅臣,官家的亲家岳飞更是被此人保举上来的。
这么一个人,本该回来直接进西府的才对。
当然了,为什么没能做西府相公,除了年纪以外,避开官家第一心腹重臣的张浚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真要是胡寅也进了枢密院,成为宰执,以这位的性格和实力,当日靖康太学三名臣之间的戏码,绝对比《水浒传》还精彩!
而赵官家明显是希望维持朝局稳定,确保赵鼎赵相公执政权和张相公主战旗帜形象,继而确保北伐大业的。
甚至更早一点,胡寅主动求取外放,使得赵官家得以选择了更弱势且与赵鼎更合得来的刘汲等南阳一党作为第三方,怕是君臣之间也有默契。
为此,还引来了万俟卨那番著名的进谏,使万俟元忠一跃而起,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总而言之,这么一个心腹重臣,此番回来,赵官家必然是有大用的,放到基本上没事干的工部,恐怕恰恰就是要用他做一些大事……比如现在这些建财的具体方案。
就在诸人心情复杂之际。
另一边,等候反馈的赵官家却反而愈发不安起来了……作为方案的提供者,或者说抄来的方案提供者,面对着这些有丰富执政经验的心腹重臣们,自然是有些信心不足,生怕是自己犯了天大的幼稚错误才引来这些人略显怪异反应的。
与之相比,他哪里会想到,这根本就是法子太精妙,以至于这些心腹重臣们没一个觉得这是赵官家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全都在那疑神疑鬼呢?
至于胡寅,要是赵官家知道做了自己几年秘书的林景默是那么想的,非得跳起来将对方身前的桑葚给拍到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