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作坊里的铁匠们还在制作着蜂窝煤球。
韩公廉三人还没见过煤炉,乍一见到三人围着研究了许久,弄明白了其中缘由才恢复以往的神态。
“这只是很简单的东西,工匠已经准备好了,指挥他们做事就要靠你们了。”
林近嘴上说靠他们,但是这事还得他亲自指挥,只是想让他们跟着学一些经验罢了。
一个大车间里站着二十多个工匠在闲聊,林近带着沈括三人走了进来。
“今天要做的东西以会做车轮的木匠为主力,铁匠则需要配合木匠的工作,具体做什么我等会儿会安排好。”
“是!东家。”
林近很少亲自上阵,但是林家的工匠都知道这位东家是工匠大家,林家作坊的新奇事物都是东家设计出来的。
“谁会制作车轮?”
“我,我,我,.....”
林近闻言笑了笑,拿出一张车轮的图纸,“按照这个尺寸和样子做三个车轮。”
工匠们围着图纸看了许久后,一个领头的木匠道:“东家,这车轮有些不同,小了许多。”
“所以要用最优质耐用的木材制作,有没有问题?”
“这么多人,只做三个车轮,最多两个时辰就可以做好,但是胶至少需要干燥一晚。”
林近点了点头,“去做吧!”
这人带着几个工匠拿着图纸走了,林近又拿出一张图纸,这是车架的图纸,相对于车轮来说就简单了些。
“剩余的木匠做车架,务必做的结实耐用。”
剩余的木匠拿着图纸也走了,此时只剩下几个铁匠在此了。
铁匠们见东家没吩咐,有人开口问道:“东家,我们做什么?”
林近想了想然后摇摇头,“你们可以去休息一个时辰,等木匠做的差不多就会用到你们。”
林近本来打算让他们分开制作不同的部位,最终再组合,不过他临时改了主意,车架整个是木制的,那铁匠只需要做一些小东西就可以了,所以林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打发他们去休息了。
他觉得车架车轮做好后,再做零散的小配件更合理一些。
铁匠们离开了,林近又对着沈括三人说道:“来将齿轮配件抬到木匠车间,指挥他们要由你们负责。”
三人也知道制作车轮和车架,最好拿着实物比对着做更不容易出错。
几人来到木匠车间,只听到刷刷的刨木声。
沈括、韩公廉、刘永年三人每人拿着个轴承,时不时的比对一下,然后提个小小的建议。
林近则是坐在煤炉旁喝起了茶水,他相信自己图纸画的没问题,有沈括他们在一旁把关做出来问题不大,自己只需要等待成果就可以了。
三轮车的前轮他并没有想要制作车轴,他准备将两个轴承密封到车轮里,车轴仍然用此时马车常用的青榆木做,虽没有铁制的车轴耐磨,只要经常上牛油保养的话用个几年也是问题不大的。
后轮同样用青榆木制作,但是要将小齿轮固定到车轴上,所以后轴要做的粗大一些,索性这些他都已考虑在内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多时辰后他终于起身走到木匠们做工的台子旁边。
古代制作马车的木材南北略有差异,北方一般为榆木、枣木,槐木,南方多为柞木、水曲柳。大多都是用比较硬质木材。
轮子是榫卯结构的,有木钉固定,只要胶干透了是很结实的。
因为是木制的,所以整辆车的骨架都设计的很粗大,只要不是超重太多,绝对不会坏。
林近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对木匠们说道:“现在要用到铁匠跟你们配合了。”
他话刚说完已经有人去请那些铁匠了。
车轮需要铁匠给包上铁皮,这是个细致活,而林近这三轮车,还需要脚蹬子,最好是用生铁打造,另外一些小部件也选择了铁制的。
这辆车是没有刹车的,脚蹬子会随着轮子转动,所以向前蹬是前行,向后蹬则是倒车。
脚蹬子做出来并不难,但要将它跟齿轮固定到一起,只有一个办法,用铆钉将两者固定。
还好这对于铁匠来说并不难,铁匠们取了图纸就去做了,又过去一个时辰,脚蹬子便做好了,是可以拆卸的,与后世的稍微有些区别。
脚蹬子的轴却是铁制的,同样将两个轴承镶在木头里面密封起来,再安装上带着齿轮的铁轴,最后固定上两个脚踩的镫子。
铁匠将三个车轮镶上铁皮交还给了木匠。
木匠们按照沈括和韩公廉的指挥将车轮安装了上去,林近的图纸画的很明白,按图施工就可以了。
林近检查了下后轴和齿轮的固定方式,看到用了很多个铁铆钉,随后点了点头,他觉得这样已经很完美了。
车轮的固定方式还是用的木销子,这让林近很无奈,螺丝、螺母必须尽快解决才行。
这辆三轮车显然无法与后世三轮车的精密程度相比,直到此时林近才感觉到,单单一个自行车所需要的配件就够他忙许久了。
将三轮车完全做成铁的,他需要制作出碗式轴承,各种大小的螺母、车架等,这些都非一日之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