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通敌案之后,陛下必定会将大同官场的清扫一空,而其他两省的吏治,又该如何跟山西相比?”杨涟说道。
“这就要仰仗大洪兄你了,到时大洪兄可一定要辛苦一点。”黄尊素微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虽然我忝为左都御史,但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恩赐。”杨涟信誓旦旦地说道。
……
送走杨涟三人,朱由校立刻召见了徐光启,朱由校也不想输了这场比试,只有赢得这场比试,朱由校才能让更多的官员来支持他的新政。
“明日通敌案就会完结,预计山西一地被处置的官吏不在少数。”朱由校说道。
“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从轻处置。”徐光启恳求道。
“此事明日大堂之上再议,今天朕找你来是有几件事情找你商议的。”朱由校说道。
“不知陛下有何事要与微臣商议?”徐光启恭敬说道。
朱由校首先将他跟杨涟三人说的三策跟徐光启再说了一遍。徐光启的反应显然没有杨涟三人大,徐光启不同于东林人,他绝对比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的任何人都能接受新鲜事务,只要是他认为对大明有益的东西,他都愿意去尝试。
“陛下,臣赞成先只在山西一地实行新政,就算有任何错漏影响也不会太大。”徐光启说道。
“山西将是执行新政的特别区域,如果有不当的地方,也只会影响山西一地,并不会影响整个帝国。你以为如何?”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臣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徐光启说道。
“朕准备在山西取消茶引和盐引,以后茶叶和食盐可以允许百姓自由买卖,但是朕会重新在山西征收矿税,民间采矿者必须在官府办理手续才可采矿,否则的话,朕会从严从重处理。”朱由校说道。
“矿监税使,残害百姓,臣以为此事必须慎重。”徐光启建议道。
“的确,矿税政策是好政策,只是用人不当而已。这次朕准备在山西成立一个专门的负责此事。”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臣一定会慎重处理此事,绝不会再出现万历年间祸害百姓之事。”徐光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