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听得郑智重复了这么一句话语,连忙又躬身拜谢。
却是郑智口中又道:“此地草场广袤,党项以后便不称党项了,在此地分南北两部,你二人一人统领一部。北地称为甘汉部,南地称为肃汉部。意为从甘州肃州来的汉人部落。不准削发,不准用党项文。以后全部蓄发扎髻,身着汉人服饰,用汉字书写。其余游牧习俗可以不变。”
米真务与往利德两人对视一眼,不论心中愿意不愿意,却是也不敢违背,只得躬身答:“是!”
郑智此举,也就是同化之意。同化最基础的两点,一种便是外貌上的同化,梳发髻,穿汉人服饰。一种便是文化上的同化。
汉字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不论你说什么语言,只要能知道每个汉字的含义,便会被汉字所同化。这是意义字与音意字最大的区别。
汉字本身就是文化同化趋同的结果。这一点与拉丁文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汉子可以有无数种读法,但是意义是固定的。一个拉丁字母的单词,大多数本身就只代表一个含义,这个单词又与读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为何欧洲无数小国,却是有各种各样字母与单词的原因,而却这些字母的单词还不能相通。
汉字的组合是一种极其科学的语言模式。一个人若是认识三千个汉字,任何一般读物,皆可畅读。但是英文不同,若是想完全不借助词典读懂英文报纸,便要近两万个英文单词的词汇量。这也是另外一种区别。
这也是郑智深思熟虑之后这么安排的原因。把这片草原给米真务与往利德只是开始,要让真正的汉人掌控这片草原,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啊,在这个还能无所顾忌使用血腥手段的时代,三四代之内便可解决问题。
这也是中国几千年下来的办法。从商周之时的华夷,到匈奴南归,到五胡隋唐。甚至到契丹女真,皆是如此的过程。
一个汉人的游牧分支,对于草原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汉文化里,讲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文化里,不容许国家的分裂。分裂永远都会走向统一,历史一次一次证明了这件事情。
郑智做的这件事情,意义就在于此。不在一年两年的谋划,而在千秋万代的基业。甚至超脱了王朝更迭。
“从此也没有了党项三等人,只有奴隶与甘汉部、肃汉部。奴隶晋升之后,便是两部之人。你们两个部落,要想获得更多的人口与资源,便也需要拿功劳来换。”郑智对于这个问题已然想得极为透彻,甚至连许多未说出来施政细节都已经想好。
米真务与往利德二人闻言,唯有低头再谢。世间的事情便是如此,有郑智这么一个手腕强硬的主人,便也由不得二人多说一句。
郑智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回去。又招手把吴用叫到身边,开口说道:“刚才的话语,学究可曾听到?”
吴用连忙说道:“殿下放心,下官听得明明白白,也多有记录。”
郑智看了看吴用手中的纸笔,开口又道:“再加一条,着手设立草原都护府,在谟葛失部落西北方向选址筑城,命史进为都护府大都督,坐镇新城。”
吴用闻言连连点头,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开口问道:“殿下,筑城人手是否从沧州抽调?”
郑智点了点头道:“沧州北地,人手有多,便调一万入草原,再调两万党项青壮。城池筑好,不需调回,都留在草原之中。”
城池对于统治的意义不言而喻。西军对抗党项的办法,郑智也准备再次用在草原之上。城池要筑,还不止一个,要把在草原上筑城的事情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重要的地方筑城池,沿线筑堡寨。部族游牧,贵族全部要住在城池之中,方便掌控。
每个堡寨也不需太多人马驻扎,只要烽烟一起,所有的城池堡寨都是军事前进基地,大军沿线而来,必然事半功倍,可攻可守。甚至城池堡寨多了,还可以分割草原势力,让草原游牧不得统一。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代一代都要做下去的工程。郑智趁着入草原的这个时机,便把后世不断修建的长城工程废止了,改为往草原腹地筑造城池。对于人力物力的消耗来说,必然比在崇山峻岭建造长城要省事得多。
光明朝一个朝代就修建与修复了几千公里的长城。这个人力物力若是拿来建造城池,几百个城池都造出来了。
郑智的机会便是千载难逢的。自然不能还是继续修建长城。
郑智的眼光长远,是这个时代谁也及不上的。若是郑智与人说准备在草原修建几百个城池。旁人听了只会觉得可笑之极。却是郑智知道,便是明朝近三百年,修建长城的工程量便早已超过了修建几百座城池的工程量。
长城乃防守之法。郑智这个计划,虽然也会历时百年不止,但是郑智的计划是进攻的计划。是真正掌控这一片巨大草原的计划。吃苦耐劳、团结统一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擅长大工程。
计划还只是开始,郑智也不需多说许多,在马背上思索了许久,慢慢完善许多细节。
吴用记录好郑智的话语,便要准备往沧州去的公文。开始调集人力物力进燕云,出归化,入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