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看纸上的字,曹福还一边抬眼瞧黄太平两眼。黄太平讨好地说道:“上回多亏了王公公,小的孝敬不知够不够?”
曹福点了点头,收了纸张,便走到了门口,喊道:“来人!”
黄太平一脸困惑地站在那里。
很快几个将士跑步过来了。曹福立刻指着黄太平道:“拿下。”
黄太平哭丧着脸道:“咋啦?咋啦!”但军士们不容分说,立刻把他按翻在地。
曹福又道:“绑了,送去洪武门内的诏狱,先关起来。”
黄太平忙道:“曹公公,您可不能误伤自己人呀,咱家犯啥事了?”
曹福表情怪异地说道:“你是被人卖了,还顾着帮人数钱。”他顿了顿伸出了两根手指比划,“而且是两次。先别急,事情还有余地的。”
黄太平一脸苦思的样子,听到最后一句,急忙道:“曹公公,咱家还有一些东西。”
曹福道:“知道了。”
军士们找来绳子,在那里把黄太平五花大绑。曹福不再过问,拿着竹筒,急急忙忙地往皇宫里走。
皇爷如同往常一样,御门听政后便就近来了柔仪殿。曹福疾步走进西华门,过御河上的石桥、路过武英殿往北走,很快就到了柔仪殿。
但见朱高煦正在和兵部尚书齐泰在里边,曹福伸出脑袋在门口探了一下,就在门外等着。过了一会儿,朱高煦的声音唤他,他便赶紧进去了。
曹福把竹筒放在大案上,俯首在朱高煦的耳边道:“黄太平送来的。”
“黄太平?”朱高煦一脸寻思的模样。
曹福低声道:“黄俨的干儿子,后来又回赵王府了。”
“哦……”朱高煦点了点头,便把竹筒里的纸都倒了出来,然后拿来看。
曹福之前已经看过了内容,一张是赵王的信,另一份便是黄俨的字迹、从鞑靼部落中送回来的密信原件。曹福只看了赵王的信件。
赵王在信中说,兀良哈信使(花童)第一次前来、想取出黄俨在钱庄里的财物,长史顾晟已报备守御司北署官员郭昂;彼时负责接待兀良哈信使的宦官,便是黄太平。
最近那兀良哈人又寻来了彰德府,黄太平先去接待了,却擅自答应帮人办事,并收了兀良哈人密信一封、黄金一百两。赵王当时正在王府外面,回来知道了,不敢轻举妄动、怕坏了守御司的正事,便命黄太平带着密信进京请罪。请朝廷即刻逮捕此阉,刑讯其罪名。
朱高煦看罢,把信递给曹福道,“让齐部堂也瞧瞧。”
“是。”曹福躬身接过。
朱高煦又道:“那黄太平还真是个棒槌,当初没杀他,倒也没错。”
曹福把信给了齐泰,这才转过身来,弯腰陪笑道:“皇爷说得是,自个送上门来求逮,奴婢在西安门看到这信,差点没笑出声来。赵王可真会找乐子。”
“我三弟可不是想找乐子。”朱高煦道,“他可能很头大。”
曹福一时没太明白,便道:“赵王既然忠心皇爷,便把鞑靼那边的密信、送来京师就好了。”
朱高煦道:“朝廷怎么知道密信的真假?”
曹福愣了一下:“奴婢怎么没想到哩!黄俨可能写了真假两封信?”
朱高煦轻轻点头:“只是客观推论,是有这种可能的。高燧虽不能带兵打仗,却不是笨人。”他说罢继续看黄俨从鞑靼部落写来的密信。
过了一会儿,曹福照朱高煦的意思,把黄俨密信也拿给了齐泰。
齐泰看罢,马上说道:“曹公公见到黄太平时,他甚么态?要抓他的时候,又是如何?”
曹福便详细地把黄太平的模样表现,说了一遍。
齐泰问道:“你确定他不是故意装的?”
曹福想了想道:“怕不是装的。咱家认识他好些年了,此人一向是假机灵,哪能装得那么像呀?”
齐泰向上位拱手道:“圣上,臣请立刻释放黄太平,让他回彰德府复命。”
朱高煦抬起头来,说道:“便依齐部堂谋,曹福,你去传旨。”
曹福忙道:“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