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就一个个哭穷,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武勋集团能比的,人家都传承了几百年,自己才多久,总之一个字:穷。
对于天下乱局,他们有心,但是无力啊!
武勋集团那边,一看外戚这边抵制不想交钱,顿时,一个个心中都是高兴了,便都开始推脱,说他们好歹是祖宗立下功劳,那是流血流汗挣来的家当。你外戚凭什么,真要说起来,是自己家有难,自己都不掏钱,还要外人掏钱?
仇视外戚的文官,甚至还有一些武勋,也学着之前的样子,给那些外戚列他们的家财名单。家里藏了多少钱不知道,但是名下有多少田产商铺之类,却是能查出来的。
外戚这边,在这样的压力下,自然找各种关系,去向宫里哭穷,想要免去这场无妄之灾。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铁了心肠,不管谁来说,他都拿外面的话来反问:外戚好像是皇室一家亲,如今自己家有难,你不掏钱,人家外人怎么看?
总之,所有外戚的求情,一概不准,有本事,自己去和外面的人去辩驳,如果能说服他们,那也行!
外戚这边就傻眼了,就是外面那群人把火烧到他们头上的,那些人怎么可能被她们说服!
不过外戚中也不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也有精明的人。
其中就有人,灵机一动,就也喊开了。
他们认为,外戚之中,和皇室最紧密的,最有钱的,莫过于各地藩王。他们享受大明的供奉,荣华富贵多少年,他们有钱啊!
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如果真要说给钱的话,那行,他们可以给钱,但是藩王也要给,这样才公平!
这个风向的转变,是一开始的崇祯皇帝所没有预料到的,也是左懋第没有预料到的。更是其他被动加入这事的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那些武勋也觉得很有道理,真要说起来,藩王才是坐享其成,事享富贵,大明有难,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自家人,自家人不应该也掏钱么?
如此一来,武勋,文官,外戚等等,最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文官要武勋掏钱,武勋看外戚,外戚看藩王,就这么一条链路就形成了。
最后这一致意见就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看崇祯皇帝怎么说了。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恐怕会对这个事情有些抵触。
一是他比较重情义,他的皇位是他哥给他的,他之前就是一个藩王来的。
另外一个,就是他从藩王成为皇帝,他是不想其他藩王参与到朝堂上面的事情,免得到时候出现什么不测之事。
然而,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心态已经完全变了。
对于那些藩王,他是能撸羊毛的,绝对不会放过。因为他知道,只有他有钱了,才能强军,才能赈灾,才能治理天下。
亡国灭种都只有两年时间了,这时候那还能顾忌其他鸡皮蒜毛的事情。
更不用说,他对那些藩王宗室已经安排了去处,也不会留在国内给他添堵。
因此,当所有事情的焦点集中到藩王身上,有关奏章摆到了他的案头时,他甚至都没有考虑,直接就同意了这些奏章。
甚至为此,他还演了一场戏,专门去了太庙,向列祖列宗,向历代先皇说明情况,并且表示,各藩王在这次出力了,他绝对不会亏待各藩王,将来必然会有所回报。
作为他的诚意之一,顺便着,崇祯皇帝还下旨,释放被关在凤阳高墙之内的原唐王,并招之回京。
这场戏一做下来,那些外戚顿时就傻眼了。藩王明确要给钱,那他们就逃不了了!
武勋集团也懵了,藩王给钱,外戚给钱,那他们也是逃不了,肯定是要给钱了!
文官集团这边,也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这么做,当时都是非常惊讶。回过神来之后,一个个幸灾乐祸的同时,就都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随后,他们自发地,监督这些皇亲勋贵给钱。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是取得了一场大胜一般。
事实上,对此情况,崇祯皇帝也非常感慨。
之前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要这些人给钱。甚至他也记得,刘伟超和他说的,在原本历史上要他们捐钱之难!
可如今呢,他都不费什么事情,这事儿竟然就做成了!
回顾整个事情的发展,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有了新的领悟。